符合标准:符合中国国家标准 GB/T E8815 - G2。
焊条类型:属于碱性高强钢焊条,药皮主要由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钙、氧化镁等组成10。
成分特点:含有多种合金元素,如 Cu(≤0.20%)、V(≤0.10%)、Mo(≤0.20%)、Cr(≤0.30%)、Ni(≤0.50%)、Si(≤0.80%)、Mn(≤1.00%)等,这些合金元素的合理配比赋予了焊缝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2。
性能特点:
力学性能优异:熔敷金属具有高抗拉强度,不小于 982MPa,屈服强度不小于 449MPa,伸长率可达 33%,冲击率为 12,具有良好的强度与韧性的配合,能够满足高强度结构的使用要求2。
抗裂性能良好:碱性焊条的特性加上合金元素的作用,使其在焊接过程中能有效防止焊接裂纹的产生,尤其适用于焊接拘束度较大的结构9。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抗拉强度相应于 930MPa 级的低合金高强钢结构,特别适合水电压力钢管等对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要求苛刻的结构的焊接5。
焊接工艺要点:
焊条烘焙:焊前焊条须经 ℃烘焙 1 - 2 小时,尽可能做到随烘随用,用多少烘多少,防止焊条吸收过多水分,影响焊接质量。
焊件清理:彻底清除焊件表面的油污、铁锈、水分等杂质,以免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
预热处理:焊接前通常需要对焊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根据工艺评定确定,一般在 ℃左右,以降低焊接应力和防止产生淬硬组织。
焊接电流:可参考的焊接电流为,焊条直径 3.2mm 时,电流约为 90 - 130A;直径 4.0mm 时,电流为 A;直径 5.0mm 时,电流为 A。实际电流可根据焊件厚度、焊接位置等因素适当调整。
焊接操作:采用直流反接,短弧焊接,以保证电弧的稳定性和保护效果。焊接时应注意控制焊接速度和热输入,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焊接缺陷。
焊后处理:焊后可根据需要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如在 ℃下回火,以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提高焊件的性能6。